供應鏈庫存周轉管理
發布時間:2021/07/02 10:07:58
1. 為什么庫存周轉是采購要關注的?
首先筆者先明確,這里說的采購是個大采購的概念,包含了計劃相關的職能。我們看下庫存周轉率的公式:庫存周轉天數=(周期內)平均庫存/平均銷量。
也就是說庫存增高或銷量降低,均會導致周轉天數的上漲。庫存是怎么來的呢,沒錯,就是買進來的。所以采購是有職責確保買進商品能夠快速的(在周轉天數目標內)被銷售出去,并不是光買就行了。
2. 那如何降低周轉天數呢?
我們還是從公式出發,假設商品A過去一月日均銷量10件,每次下單后供應商需要7天時間才可以將貨送到,因此要求倉庫備足7天的貨(70件)。
又因為銷售是存在波動性的,為了防止期間銷量超出平均銷量,平臺還需要預留一部分安全庫存,安全庫存的設定取決于波動大小。但是在采購要下單時發現供應商有最低起送量200件,結果沒辦法,只能一次購買200件。
從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降低周轉天數的通常思路主要包括:
降低供應商提前期;
提高銷售預測的準確性,減少波動;使用預售等營銷手段也是個不錯的辦法;
通過供應商談判、多品類集中采購等方式緩沖起送量帶來的沖擊;
上文針對把握入口,確保進入的都是“相對合理”的庫存,而商品采購進來后,則需要通過對銷售量的波動監控,觀察銷售趨勢,借助大數據及時發現異常,減少數據偏差。
另外,對于平臺來說,通常會存在多個倉庫發貨的情況,自然也會存在同一商品在不同倉庫的周轉率不同,此時就需要通過區域分析或調撥或優化后期入倉等方式優化整體周轉。
此外需要注意,也不可一味只追求低周轉天數,而忽略缺貨率,由此帶來的用戶體驗差和潛在交易流失也是得不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