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創新
發布時間:2021/07/02 10:07:18
調查結果表明,盡管有許多公司投入大量時間與資金以期提高供應鏈能力,但只有27%的公司認為其供應鏈業績好于同行業平均水平。據估計,由于供應鏈伙伴間協作不佳,美國食品工業每年損失達300億美元。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沒有正式的供應鏈開發戰略;缺乏支持供應鏈一體化的管理環境;缺乏信任,功能導向而不是過程導向;缺乏有效管理供應鏈中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工具。其中戰略規劃和財務分析是當前供應鏈管理中最缺乏的技巧。許多公司采取了孤立的改進措施,但無法取得突破性的效果。因此,供應鏈管理創新是企業管理創新中亟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1 創新依據
企業是否需要進行供應鏈創新的最佳依據就是,分析供應鏈整個過程是否為顧客創造價值。一個常用方法是將過程展開,包括公司所做的和顧客所做的,然后回答以下問題:這里有多余的過程嗎;有什么事情被做過一次以上;什么可以被刪除而不影響最終結果;什么只有間接價值并需要被最小化;等等。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可以幫助企業發現供應鏈管理的創新點。
2 創新思路
哈默博士認為,要進行供應鏈創新,首先要徹底消除長期存在于企業的兩個假設:一個假設是任何一個公司可以做任何事情。其實工作應由處于最佳位置的公司或人選去做,而不是由直接從中受益的去做。另一個假設是:公司外的單位是公司的敵人,公司內部的其他部門是本部門的敵人。企業應與其他企業建立利益共享的雙贏關系,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也應密切協作?,F在許多企業管理的目標是力求在自己企業內取得更好的業績,而下一個浪潮便是推倒公司與其顧客、公司與其供應商之間的隔墻,謀求在供應鏈范圍取得最佳業績。
3 創新途徑
(1)減少供應商數量。企業以往的做法是對同一零部件選擇多家供應商,以便對供應商施加壓力,降低進價。企業的收益是以其供應商的損失為代價的。目前,這一情形已開始改變。企業通過減少供應商數量,擴大供應商的供貨量,從而使供應商獲得規模效益,企業和供應商都可以從低成本中受益。
(2)精簡零售商。與選定的零售商建立伙伴關系,通過簽訂合作協議,企業和其零售商共同開展培訓和提供特定服務。
(3)在客戶辦公室派駐代表,以全面了解客戶的運作體系和需求,駐廠代表向自己的公司發出訂單,并為客戶計劃所需供應的材料。
(4)與供應商和顧客共享詳細信息。減少中間環節,提高效率。
(5)供應商早期參與。在新產品開發階段,供應商的參與可顯著縮短開發時間,節省資源和費用。
(6)選擇一個供應商負責協調。當需要多個供應商提供同一項服務時,選擇一個牽頭的供應商來協調整個物流。
(7)制訂利益共享計劃。利益共享對供應鏈各方來講都是很重要的,只有充分調動供應鏈各方的積極性才有可能產生協同效應。
(8)與客戶和供應商保持緊密的協作關系。組建包括顧客和供應商在內的團隊共同開發新產品并共享信息,以創造競爭優勢。勇于創新的管理者正試圖將原來松散的買賣關系轉變為緊密協作的關系,甚至與一些供應商及其顧客結成組織,以提供單個公司無法提供的產品和服務。
(9)與競爭對手合作。不僅可以縮短產品交付周期,而且可降低成本,雙方都能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