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與供應鏈管理
發布時間:2021/07/02 10:02:38
在生產流通過程中,圍繞核心企業,通過上下游成員將涉及的原材料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和最終用戶聯系起來,形成網絡鏈結構。供應鏈是一個真正的物流概念,從供應商到工廠再到客戶的所有咨詢公司基本上都是在談論實體鏈,在這條鏈中,每一個參與實物交易的公司都有自己的管理者,即供應鏈的執行部門。
供應鏈管理是一種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質量和效率為目標,以整合資源為手段,實現產品設計、采購、生產、銷售、服務等全過程的組織形式。供應鏈管理是信息鏈的概念,其核心是是否有一個整合和優化的過程。企業必然是有供應鏈的,但可以沒有供應鏈管理。沒有供應鏈管理的企業也可以運作,就是效率更低,利潤更低。所以家家都有一個供應鏈,但是很少有具有整合和優化供應鏈管理的功能。很多企業還在建設“供應鏈管理”能力,沒有“供應鏈管理”,有的只是“供應鏈”。
有一個組織形式上集成的供應鏈管理體系的企業已經是少數了,但是其中相當部分的管理模式是弱管控,也就是說,規劃部門不直接準備計劃或計劃的一部分,但更多的進行協調和評估的作用,我們稱之為搬運工模式。也有一些企業從搬運工到實戰派,但做得比較分散,缺乏系統,主要是滅火。即使進一步過渡到系統化、規范化的管控模式,內部規劃邏輯也沒有真正整合。即使從成品到原材料、從中期到短期的業務邏輯基本通過,但邏輯集成的方式缺乏優化算法和相關工具的支持。因此,即使你有一個組織形式的集成供應鏈計劃,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到最優解決方案或全局優化,所以不要說我都有,不同的“有”也是千差萬別的。
供應鏈管理不等于供應鏈管理,只有少數企業有真正的供應鏈管理,供應鏈管理是為了協同,協同是為了獲得全局利益導向的最優解,所以協同的最終目標是決策。因此,供應鏈管理就是在全球利益的指導下幫助企業獲得最優解,其本質是一個決策過程。所以一個優秀的決策體系必須具備以下特征:
1)支持快速決策,決策一次不需要一個月,而是按需快速響應。
2)支持雙向互動的決策需求,不是單向循環,執行也可以矯正戰略。
3)支持提供多個精準決策選項,而不是一個單一決策方案。